美的热泉系列热水机

小编 2025-02-14

产品介绍

空气能热泵热水机组(Air-Source Heat Pump Hot Water Unit)是当今世界上开拓利用新能  源最好的设备之一,是继锅炉、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之后的新一代热水制取装置。 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空气能热泵热水机组凭借其高效节能、环保、安全等诸多优势迅速在 市场上得以推广。

国外同类产品已经相当成熟,在发达国家的使用比例有的高达70%。在日本的应用已经普及, 生活热水工程中有60%-70%使用空气能热泵热水机组,在澳大利亚达到30%-40%,在欧洲、美洲也有 大量应用。

根据逆卡诺循环原理,机组以少量电能为驱动力,以制冷剂为载体,源源不断地吸收空气或自 然环境中难以利用的低品位热能(-7~43℃, 直热承压式-15~43℃) ,转化为高品位热能,实现  低温热能向高温热能的转移;再将高品位热能释放到水中制取热水(40℃-60℃), 通过热水供应  管路输送给用户满足热水供应、供暖需求。

美的空气能热泵中央热水机组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安全、最环保、最高效的热水生产技 术,结合我国用户的使用特点,全新开发出一系列空气能热泵热水机组,在进水温度、进水压力、 环境温度等参数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始终保证出水温度恒定在设定值(出厂设定56℃) ,40~60℃  可调。机组开启即有高温热水产生,源源不断地流入保温储水箱中供用户使用。

1.2 系统原理

1、系统组成

空气能热泵中央热水系统一般由空气能热泵热水机组、保温水箱、水泵及相应的管道阀门等部 分组成。而空气能热泵热水机组一般由压缩机、水侧换热器、空气侧换热器、节流装置、低压储液 罐、水路调节阀等部分组成。

2、系统简图

捕获.JPG

工作原理

根据逆卡诺循环基本原理:

☆低温高压制冷剂经膨胀机构节流降压后,进入空气侧换热器中蒸发吸热,从空气中吸收大量 的热量Q2;

☆蒸发吸热后的制冷剂以气态形式进入压缩机,被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此时制冷 剂中所蕴藏的热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Q2,一部分是输入压缩机中的电能在 压缩制冷剂时转化成的热量Q1;

☆被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进入水侧换热器,将其所含热量(Q1+Q2)释放给进入换热器中 的冷水,冷水被加热到60℃直接进入保温水箱储存起来供用户使用;

☆放热后的制冷剂以液态形式进入膨胀机构,节流降压......如此不间断进行循环。

冷水获得的热量Q3=制冷剂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Q2+驱动压缩机的电能转化成的热量Q1,在标准 工况下:Q2≈3.6Q1,即消耗1 份电能,得到4.6 份的热量。

产品型号命名法

空气能热水机的型号命名(制热量大于等于 10KW)

捕获.JPG

1、出口机产品识别代号,与主型号之间用“-”隔开。内销机省略该代号和“-”符号。

2、机型代号

用于区分(空调)热水机和其它形式的热泵。 RSJ——表示“空气能热水机”

3、压缩机代号

用于表示机组使用的主要压缩机类型。 D——表示机组中使用了数码压缩机;

V——表示机组中使用了直流变频压缩机;

E——表示机组中使用了喷气增焓压缩机; 定速压缩机省略。

4、额定制热水能力代号

通常用空气能热水机组额定制热水能力的百位以上数字表示,即×100 换算成瓦。能力值仅供 参考,具体额定制热水能力值请以铭牌参数为准。

5、加热方式代号

用于表示机组所使用的加热方式。

C——表示机组使用水循环(自带循环水泵)的加热方式;

N——表示机组使用水循环(不自带循环水泵)的加热方式; R——表示机组使用制冷剂循环的加热方式;

直热加热方式省略。 6、电源规格代号

用于表示电源相数

S——表示三相电源;单相电源省略。

7、其它功能代号

用于表示机组的一些特殊功能,没有则不作表示,如机组具有多种功能,按下面的顺序排列。 X——表示机组具有管网循环功能;

D——表示机组具有水箱电辅助加热功能;其中和有电加热水箱配套的主机代号中D省略; Y——表示机组为泳池热泵热水机;

BX——表示水箱带有内盘管,X表示内盘管的长度,以m为单位。 M——表示水箱上带面板控制功能,线控器控制的省略。

L——标示机组具有冷回收功能。

若有其他功能在本标准中未有说明,则酌情添加其它字母表示。

8、制冷剂代号

用于表示机组所使用的制冷剂型号。

N1——表示R410A制冷剂;N3——表示R134a制冷剂; N2——表示R407C制冷剂;N4——表示H2O制冷剂;

N5——表示CO2制冷剂;   使用R22,代号省略。

9、钣金代号

用数字代号标书钣金号如“820”

10、设计代号

对于主机和水箱均以大写字母A、B、C、D……表示设计和改进顺序,原始设计序列代号为A, 省略。B表示第一次更改,其余依次类推。

11、能效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