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回风系统采用露点送风时的处理过程确定和计算

小编 2024-10-02

a、首先,我们要确定送风状态点 O 的位置,由于房间真正的热湿比线不好确定,所以我们 无法确定真正的露点送风状态点 L,即房间真正热湿比线与 90%相对湿度线的交点 L。

b、所以我们采用室内空气状态点 N 的露点温度 TNL 的等温线与 90%相对湿度线的交点 L'做 为送风状态点(此时 L'的送风温度时保证风口不结露的最低送风温度,即最大的送风温差, 从而此时计算得到的送风量为最小送风量),用此状态点 L'来近似代替状态点 L,近似的认 为按该送风状态点 L'送风后,吸收房间真正的余热量 Q 和非真正的余湿量 W'后,最终达到 室内空气状态 N,(但是实际上应该是 L'吸收真正的余热 Q 和余湿 W,最终到达新的状态点 N',但是设计时 L'的送风量 G 是按照 G=Q2/(hN-hL')来计算确定的,所以 N’点的位置可以 求得的,但是 L'N'-LN 应该不是平行四边形) 但是我们都忽略这些真正的处理过程,而是近似的认为 L'吸收了房间余热余湿都到达了空 气状态点 N。

c、这时我们就要核对按室内空气状态点 N 的露点温度 TNL 的等温线与 90%相对湿度线的交 点 L'做为送风状态点时, 第一:此时的送风温度TNL是否满足规范规定的送风温差小于10℃的要求,即TN-TNL≤10℃, 如果满足送风温差要求则该送风温度没问题,则计算出该送风状态点 L'送风时的送风量 G'image.png;如果不满足规范规定送风温度要求,即 TN-TNL>10℃,则要采用新的 送风温度 TL''=TN-10,新的送风状态点为 L'',它是过 TN-10 的等温线与 90%湿度线的交点 L'',这是只能是再次的近似认为该送风状态点 L''吸收房间真正的余热 Q 和非真正的余湿 W'' 后 最 终 达 到 室 内 空 气 N 点 , 此 时 计 算 出 该 送 风 状 态 点 L'' 送 风 时 的 送 风 量 G''image.png

第二:还要核对上述两种送风温度情况下所计算出来的送风量 G'和 G''是否满足规范规定的 房间换气次数要求,如果不满足规范规定的换气次数要求,则应该先确定送风量分别为 G' 和 G'',然后在通过上述两个公式计算确定出送风状态点 L'和 L''处的焓值 hL'和 hL'',然后根 据过 hL'和 hL''两点处的等焓线(或等温线)与 90%相对湿度线的交点 L'和 L''作为送风状态 点。具体可参见 论文刘何清《露点送风方案的两种特殊空气处理过程分析》的论述。 注意:设计时,送风量的确定还是尽量选择大些,要比风量选择小些好,因为如果按最大送 风温差选择,即按室内温度的露点温度 TNL 作为送风温度时,则此时计算出的送风量为最 新送风量,尽管此时的送风温度是 TNL,相对湿度是 90%,但是如果此送风遇到金属风口, 金属风口被送风不断的冷却,很可能导致金属风口的温度低于送风温度 TNL,则此时 90% 相对湿度的空气遇到温度比自己低的金属是很容易结露的。结露是很麻烦的,会不断的从送 风口滴水,这会造成很麻烦的后果,严重影响房间的使用!!! 而一旦结露的话,此时处理方法只能是增加送风量,才能提高送风温度,但是空调机组风量 是很难增加的,所以此时一旦结露很难解决,只能是通过减小空调机组的供冷量,根据公式image.png,送风量 G 不变,而 hc 也近似不变,Q 总供冷量减小,则 hL 增加,则送 风温度就会增加,但是此时总供冷量减小了,那么室内的温度就会升高,可能会造成达不到 规范规定的室内温度要求,所以一旦结露是很麻烦很难解决的! 所以设计时,还是尽量留有余地,即送风量尽量选择大点,即送风温度尽量取大点,尽量不 要取室内的露点温度 TNL,工程上很多人采用送风温度要确保比室内空气 N 的露点温度 TNL 高 2~3℃,就是为了防止结露。

4、根据计算得出的风量 G 与总冷负荷 Q,按样本进行空气处理机组 选型时,由于设计的进风温度与样本中的标准工况进风温度不同,所 以要进行风量冷量的校核:

a、根据计算的送风量 G 和总冷负荷 Q,选择空气处理机组,如果样本中没有与计算的风量 和冷量值相同的空气处理机组时,或者说即使有相同的风量冷量值,由于样本的中的风量冷 量值是按照标准工况,即标准工况的进风温度,通过试验得出的风量冷量值,所以由于我们 设计的进风温度与标准工况进风温度不同,所以即使样本中的风量冷量值与我们设计所需的 风量冷量值相同,但在实际运行时,由于进风温度与样本上的不同,所以仍然是运行时的设 计风量冷量值与设计要求的不同,所以在按样本选择空气处理机组时,一定要进行风量冷量 的校核。

b、通常情况我们是按照先按计算的风量 G 来选择空气处理机组,然后再根据所需的供冷量 Q 来选择换热盘管的排数,通常是由新风是按 6 排选,无新风时按 4 排选。 同时由于样本上的标准工况进风温度与设计时的进风温度不同,这样要对冷量进行校核,即 要选择样本上的进风温度比设计的进风温度低的,且供冷量比设计所需的供冷量 Q 要大些 的空气处理机组所对应的盘管的排数,这样选择是保守安全的,因为换热盘管的进风温度越 高,换热盘管的换热效率越高,即其供冷量也就越大。如果样本上的供冷量与设计所需的供 冷量相差较大,那么我们就在设备表上标注上我们计算所需的供冷量,然后厂家会根据我们 所需的供冷量来特殊定制相对应的盘管的排数及换热面积。

c、如果根据风量 G 选择的空气处理机组时,发现样本上的机组风量没有与设计所需的风量 相同的,那么我们可以选择风量稍大点的机组,这样选择是保守安全的,因为风量稍大点, 实际运行时,送风的温差会比设计的小些,送风的温度会稍高些,这是可以的,并且风量大 了,也可以通过调节阀门减小风量,但如果风量选小了会造成结露,而且也无法通过调节加 大风量,所以还是风量稍大点安全有利些,但如果样本上的风量与设计相差的太大,就在材 料表上标注设计的风量值 G,到时厂家特殊定制风机风量。 当空气处理机组,冷热盘管共用时,空气处理机组的制热量,通常是直接按照样本上的机组 所提供的制热量标注,而不是标注计算出的该机组所需要的热负荷(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