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外机管路装配、储运工艺
外机管路装配、储运工艺
一、室外机管路件的典型结构
1、室外机管路件结构 整管配管设计准则: 在充分考虑整体结构空间合理分配中,使配管的振动、应力、固有频 率等达到企业标准要求。
2、主要零部件及结构特点
2.1 压缩机排气管、压缩机回气管 为了避免疲劳断裂,压缩机排气口、压缩机回气口配管直线段不得小 于 25mm: 为了减小配管振动,设计成 U 形管并使其布置在离压缩机最低点近之 处: 压缩机排气管、压缩机回气管一般选用壁厚 0.75mm 的铜管。
2.2 毛细管 为了保证制冷系统的一致性,毛细管的尺寸是以流量来确定: 为了控制毛细管的插入深度,毛细管均进行墩口加工来定位: 考虑毛细管长度比较长,采用卷绕形式以减小结构尺寸又不影响制冷 剂的流动。
2.3 四通阀 为避免产生液击,四通阀进气管设计时不得低于阀体: 为了便于四通阀线圈装配,四通阀上先导阀体须朝外。
2.4 截止阀
2.4.1 考虑到安装和维修方便,截止阀的管螺母和阀芯螺目在拧紧过程 中任何位置不能干涉:
2.4.2 由于制冷剂回气压力低,为了提高回气流量,一般低压阀(回气)比高压阀(排气)管径大,体积也大。
二、室外机管路件运输、储存的要求
1、毛细管组件(毛细管、高压阀)
1.1 毛细管组件主要由毛细管、高压阀、RVC 护套等零件组成,对于 毛细管弯制时必须采用 RVC 护套保护,同同时弯制好毛细管必须采用束紧 固,束紧带剪断后的剪口必须平整,防止伤人以及割破包袋。
1.2 毛细管组件存放仓库时间超过一天,必须采用塑料包装包装,并 且扎好塑料袋口,,防止长期外露空气中,条件允许下可以采用封口。
1.3 毛细管组件放在专用配件箱,箱体外必须采用塑料袋遮挡灰尘, 放置方式采用垂直轻轻摆放,摆放整齐、松紧度适应,且高压阀必须在底 部,上、下层次之间心须采用隔离,不行出现毛细管组件由于挤压导致毛 细管变形现象。
1.4 对于毛细管散件必须采用塑料带扎好后才使用塑料袋包装,娄量 以毛细管,表面无划伤、无扭曲变形为准进包装;
1.5 高压阀体上的塑料螺母(或铜螺母)松紧度必须适当,避免在总 装时,由于阀体的塑料螺母(或铜螺母)松紧度不适当,导致出现塑料螺 母(或铜螺母)尚未拆卸已经掉下或者由于过紧无法拆卸现象;
1.6 组件、零件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摆放指定位置,同时注意标示 清晰(原则上不允许在同一货箱里存在不同物料),避免在仓库里中转过 程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物料的损坏。
2、低压阀组件(或四通阀组件)
2.1 低压阀组件(单冷机)主组成:低压阀、配管;四通阀组件(冷 暖机)主要组成:低压阀、配管以及四通阀;
2.2 低压阀组件(或四通阀组件)放在专用配件箱,箱体外必须采用 塑料袋遮挡灰尘,放置方式采用垂直轻轻摆放,摆放整齐、松紧度适当,且低压阀必须在底部,上、下层次之间必须采用隔离,不得出现低压阀组 件由于挤压导致管路变形现象;
2.3 由于配管设计尺寸不同,因而原则上要求采用封口塞对组件的工 艺管、配管管口进行封口;
2.4 组件、零件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摆放在指定位置,同时注意标 示清晰原则上不允许在同一货箱里存在不同物料),避免在仓库里中转过 程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物料的损坏。
3、配管(针对于高压管、低压管以及配件等零件而言)
3.1 由于配管根据不同机型、宁间位置而设计,相对其结构、尺寸差 异较大,因而组件、零件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摆放在指定位置,同时注 意标示清晰(原则上不允许在同一箱里存放不同物料),避免在仓库时中 转过程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物料的损坏。
3.2 配管必须放在专用配件箱,箱体外必须采用塑料袋遮挡灰尘,放 置方式要求采用垂直轻轻摆放(对于少量可以采用塑料带扎好后用塑料袋 包装方式),摆放整齐、松紧度适当,且低压阀必须在底部,上、下层次 之间必须采用隔离,不得出现配件由于挤压导致管路扭曲变形现象;
3.3 配管可以扎好聚氨脂保温套管,对于配管难以套管可以割开保温 套管,然后用束紧带扎好,但束紧带的剪口必须平整(注:尽量不采用肥 皂水进行润滑后套保温管)。
三、室外机管路件装配要求
1.室外机管路件装配前自检要求
1.1 配管表面应无严重扭曲变形、划伤;
1.2 配管弯曲处无起皱、裂痕等缺陷;
1.3 配管弯曲处压扁率小于 15﹪;
1.4 毛细管用 PVC 护套是否套好,无烧伤、破损等现象,未注弯曲半经 R 小于 25mm,弯曲处压扁率﹤15﹪,两端距离要求为:(100±10) mm。
1.5 四通阀组件(或配件)各个焊口是否光滑、饱满,无过烧、漏。
2、防振胶、护管胶块装配要求
2.1 防振胶(护管胶块)装配位置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指定位置装 配,避免由于装配位置不对而导致系统运行时管路产生振动大或碰管;
2.2 对于平直管,防振胶应开口朝上,并将结合部位捏紧,以防止防 振胶脱落;
2.3 对于竖直管或斜管,防振胶应卷烧贴在铜管上,如粘贴位置振动 比较大,还需用束紧带扎好,以防止防振胶脱落;
2.4 对于高压阀毛细管部件粘贴防振胶,其作用主要是降低雪种流动 声,应确保贴住毛细管的进出口; 2.5 配重块必须采用束紧带扎好,松紧度适当,防止出现松动而导致 在指定位置上滑落。
3、高、低压阀组件(或通阀组件)固定装配要求
3.1 高、压阀组件(或通阀组件)取用和装配过程中不得拉扯,以避 免变形;
3.2 在紧固阀体螺钉时,应按以下顺序操作:先打上第一颗螺钉,但 不要得打紧,然后打紧第二颗螺钉,再打紧第一颗螺钉,以防定位不准再 强行动铜管;
3.3 紧固阀体上管螺母、阀帽、表封帽时,必须采用已按工艺要求调 整好的定扭力板手操场作,装配时听到“哒哒”声,才表示安装到位;
4、插管装配要求
4.1 高、低压管路件与相应的配管和压缩机进行插管,一般以扩(缩) 口或定位点限来确定插入深度,若无定位必须控制插入深度保证于 8-14mm 左右范围;
4.2 配管插装后间隙要均匀,单边间隙(焊接间隙)不行过大,应控 制在 0.15-0.25mm 之间,以避免焊接工艺性不好或焊料残渣掉入不定期路, 产生质量问题;
5、管路件拆封后密封要求
5.1 压缩机拆封拔胶塞后,应在 1-2 分钟内装上配管,以避免异物如螺 钉从管口掉入压缩机和潮湿空气侵入压缩机与压缩机里冷冻油混合影响 产品质量;
5.2 其它管路件装配后,应在 15-20 分钟内焊接配管各管口,以避免潮 湿空气侵入整制冷系统
6、室外机管路件焊接工艺要求
6.1 在焊接前和焊接过程中必须充少量氮气保护,以防止焊接后配管 内壁氧化。焊接用石油气需加有焊接水,含量以焊接完后铜管外表面不发 黑为宜:
6.2 管口焊接顺序尽可能从离充氮气最近的管口开始依次向后,以保 证充氮保护的效果:
6.3 焊接过程中,焊枪火焰要尽量避开其它零部件,特别是四通阀、 压缩机接线端子、海绵等:
6.4 焊接配管均要求使用中性焰,尽量使管口加热均匀,不允许火焰 长时间固定在同一位置,以免烧穿铜管。待被加热铜管变成暗红色时,从 火焰的反面(底温端)加焊料至流匀为止:
6.5 各焊口光滑,无焊瘤、虚焊、焊堵等缺陷,组件焊好后,各零件 无明显变形:
6.6 若焊口离四通阀体、高(低)压阀体比较近(≤150mm)时,需 将四通阀体、高(低)压阀体浸人水中或用湿布毛巾浸人包住四通阀体、高(低)压阀体后再焊接,以避免四通阀体、高(低)压阀体内密封圈受 温损坏:
6.7 若系统的管路件(如:半圆管)出现轻微碰凹时,不允许采用 系统未排雪种进行加热补凹:
6.8 系统抽完真空,已拔下真空泵接头的室外机,必须根据生产正常 节怕完成雪种充注和工艺管焊接封口才允许中休或下班,以防真空度回升 造成制冷系统质量问题,且焊接封工艺管时不得出现锐利边,以防止伤人:
7、室外机管路件整管要求
7.1 各零件、部件之间整形后配管平直符合设计要求,四通阀组件的 阀体处于水平面上;
7.2 配管之间、配管与钣金件、配管与压缩机之间的最小间隙为 10mm, 如小于 10mm 时,则应在配管之间加上护管胶块或橡胶发泡之类的间隔材 料,必要时用束紧带扎牢:
四、室外机管路件装配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由于室外机管路件连接着运动部件(压缩机),且室外机较重,容易 出现质量问题。以下对室外机管路件各类问题进列表,如在生产装配中发 现,应及时反馈给工艺人员和技术部门。